文|幸福娃配资广告
周迅说:“我可以在爱情里遍体鳞伤,但绝不会失去自我。”她虽为感性之人,但始终保持自我底线。
一个感性之人,在情爱翻涌的浪涛里,竟能守着那一点不动摇的根底,这不是倔强,而是了悟。
人在世间,情爱一事最是难解。它来得突然,去得偶然,其间悲欢离合,恰似春夏秋冬,轮回不息。
我们常把爱情想得太过简单,或想得太过复杂。简单时,以为两心相许便是永恒;复杂时,又在爱里算计得失利弊。
殊不知,真爱需要的不仅是满腔热情,更需要那一点永不迷失的清明。
自我不过是知道自己从何处来,往何处去,明白何为可为,何为不可为。它不在轰轰烈烈的宣言里,而在寂静无声的坚守中。
爱情里的“我”,常常被“我们”淹没,这是常情。可淹没不等于消失,融合不意味着消解。恰如溪流汇入江河,虽融为一体,水还是水,本质未变。
世人多误解,以为在爱中保持自我便是自私,便是留一手。实则不然。
真正的保持自我,是让爱有了边界,有了呼吸的空间。没有边界的爱,是吞噬一切的火焰,烧得越旺,灰烬越多。
而有分寸的爱,似那文火慢炖,时光越久,滋味越醇。
年少时,我们追求爱的轰轰烈烈,以为只有撕心裂肺才算是真爱。后来才懂得,能在爱中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,才是真正难得。
爱情中的“遍体鳞伤”,有时不是别人所伤,而是自己赋予伤害以意义。
同样一件事,有人觉得是灭顶之灾,有人只当是过眼云烟。其中的分别,不在事情本身,而在那个承受的“我”,是否足够坚韧,足够清醒。
保持自我,不是固执己见,不是拒人千里。它是在亲密无间中,依然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根本;是在甘愿付出时,不忘留一方天地安放灵魂。这种保持,需要智慧,更需要勇气。
智慧的层面,是明白爱情并非人生的全部。它再美,也只是生命画卷中的一抹色彩,纵然绚烂,也不能替代整幅画的布局与气韵。
勇气的层面,是敢于在浓情蜜意时说不,敢于在难舍难分时放手,因为知道有些底线,一旦突破,便再难找回那个完整的自己。
现代人的爱情,太快餐,太浮躁。合则来,不合则去,看似潇洒,实则少了那份“我就在这里”的笃定。
保持自我的人,反而能在情爱的漩涡中立得住,无论风雨晴晦,那个核心的“我”始终都在。
这种坚守,不是硬邦邦的石头,而是有韧性的水。水可随方就圆,可升腾为云,可凝结为冰,但本质永远是水。
在爱中保持自我的人,也是如此。他们可以很柔软,很包容,很付出,但总有一个底线,如同水始终知道要向东流。
说到底,爱情与自我,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。一段好的感情,不会要求你放弃自我;而一个稳固的自我,也不会阻碍你去爱。
恰恰相反,只有当两个独立而完整的灵魂相遇,彼此欣赏,彼此照亮,又不彼此吞噬,这样的爱,才能经得起流年,耐得住平淡。
诸位在爱的路上,无论正在经历甜蜜还是苦涩,都请记得周迅这句话。
你可以全心全意去爱,可以受伤,可以流泪,但不要忘记自己是谁,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。
这份清醒,这份坚守,才是你在情海浮沉中,最可靠的舟楫。
当繁华落尽,当激情退去,那个不曾丢失的自我,会成为你最后的依靠,也是你重新出发的起点。
而这,大约就是一个人能在爱情中,保持的最美的姿态了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